close
校內英師不足
所以我有幸能參與傳說中的教科書選拔
過程不外乎比較現在的版本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做選擇
當中
兩老一菜(這個菜當然就是我)的情況下
秉持著沈默是金的原則
僅就教科書發言
只是
叛逆的我怎麼可能就此店店

我們談到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不如預期的理想
班級中的個別差異過大
這對選擇課本而言是一大難題跟障礙
於是
有人說
二年級的目標就是快快樂樂學英文,終極目標是會認、會說即可...
又說到
那些不會的人就算了吧 let it be...

二年級該如何、怎麼學,已經說了又說就不再贅述
但是對於第二點我真的不能認同
不會的人就算了?
將英語放入國小的美意應該是期望能讓學生提早接觸第二外語
並降低國中後的個別程度差異
但 
放到教育現場似乎很難達到「美意」
學校基於成本考量不可能任用過多的英師
沒有過多的英師就表示無法程度分班、沒有額外加強
班級中有個別差異的好處是能讓前面的學生帶著後面的學生,相互激勵
但程度好的學生畢竟不是老師
他們無法真正的帶起學習較慢的學生
於是
一堂課上下來
小看前段,高估後段
老師只能在收放之間拿捏難易
這些都還是小case
因為英語進入小學後自然有其因應方法
但如果對學習低落的學生失望、放手甚至放棄、「算了吧」的話
那就大錯特錯
就我的學生而言
除了自己學習、態度不積極的,沒有所謂的持續低落的學生
只有下課多花點時間、多點鼓勵,他們會進步--不是突飛猛進,但是一點一滴可以看到他們的改變
午休常有三位五年級學生來找我
他們其實可以帶的上來
他們的程度不止於所看到的表面
只是因為在課堂上的上課進度跟速度較快,所以會比較跟不上
午休時指點一番,他們馬上露出「哦~我懂了」的表情
我們要說他們笨嗎?
要說他們學習低落、不受教嗎?
要放棄嗎?
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當看到溺水的人大聲呼救時,人的第一本能一定是馬上去救援或是幫忙求救,而不是見死不救
對於良心的事業更是如此

當然
我也會覺得這樣真的太累了
沒有休息
無法喘口氣
甚至煩躁
也能夠理解年復一年重複的痛苦跟倦怠
但想想能夠讓我懷念或記得的老師並不是因為他們上課風趣,而是因為他們給我一些啟發跟影響,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也想要
被記得

也想要
被念念不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chamb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