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91號五月號』
◎魯柏君
如果不是因為看了「九命人」,大概也不會這樣深刻的思考「反體罰」對我的影響。
片尾,男主角面對鏡頭,訴說自己不見得可以當一個不體罰的老師,因為沒有那種專業,所以不會想當老師。兒子忽然大聲回應:「沒錯,就是這樣!這句話應該讓所有的老師都聽到!」
同樣一句話,面對不同對象,或許應該改成:「因為不見得可以當一個不體罰的父母,所以不想當爸媽。」
但是絕大多數台灣的父母,大概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而我也是當了媽媽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個會體罰孩子的大人。
打從懷孕開始,我就決定做一個「教育媽媽」,所以不斷的吸取各種育兒知識,也贊同愛的教育,更不認同體罰作為教育的一種方式,但是在氣極了的時候,我還是會拿起棍子來打小孩。奇怪的是,現在回想起來,卻完全不記得究竟是為了什麼?
兒子說:「我不記得曾經被打過,卻清楚的記得你以前常常罵我,小的時候被你罵心裡會很害怕,長大後就會開始覺得很生氣。」
女兒說:「我也不記得你打過我們,但是我記得有一次哥哥從學校回來,學了一句很難聽的髒話,你氣極了,罵哥哥知不知道自己講的話是什麼意思,然後把哥哥關在門外,哥哥在門外一直哭一直哭,當時我好害怕!」
聽著女兒的回憶,心中驚訝不已,女兒說的那個人是我嗎?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什麼都不懂,我會因為他說了一句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話而氣成那樣,還讓孩子在門外哭。想到在門外哭的傷心的兒子以及門內嚇得要命的女兒,心都疼了起來,怎麼也不敢相信當時居然狠得下心。
其實不僅兩個孩子不記得,我自己也想不起來童年被體罰的感受,只有一次例外。
從小,爸爸就不太管小孩,媽媽是家中唯一會管東管西的大人,小孩犯錯處罰的方式除了打一頓之外,還得外加罰跪。那時候總是比較喜歡父親,因為父親除了不管之外還會給零用錢。但是這個狀況到我上高中之後開始有了改變。父親因為某種原因去職在家,脾氣和性格開始轉變,有一天,從來沒打過我的父親因細故痛打了我一頓,從那天開始,我對父親的感情就開始疏離。
相反的,很多年之後,面對母親因為管教子女所施行的體罰,我們雖然談不上感激、卻也不曾耿耿於懷。記憶中的母親,總是願意讓出半個床給半夜驚醒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而毫無怨言;在寒冷的冬夜讓小孩把冰冷的雙手擱在她柔軟的脖子上取暖而甘之如飴;常常必須中途翹班趕回家來為生病的孩子熬煮稀飯。
有一種贊成體罰的理由是,體不體罰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看大人是不是真的讓小孩感受到父母親的愛,語言以及心靈的傷害有時候比身體上的還嚴重,這點至少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證。
但是,母親的愛並沒有讓我有能力成為心目中理想的媽媽。如同我的母親,我是那麼的愛兩個孩子,願意為他們付出一切,但我就是沒辦法在孩子犯錯時不生氣、不發火,我不喜歡成為這樣的母親,即使知道日後孩子並不會恨我。但我還是記得上高中以後,我就不再跟父母分享心事,好幾次遇到感情和生活的挫折,我都只能孤單的承受著。
很多人反對體罰,因為認為體罰會造成孩子心理、生理的傷害,或者覺得體罰會讓小孩對暴力產生認同。我反對體罰,是因為不喜歡那個會打人、碰到事情總是發脾氣的自己。
因為反對體罰,每次打小孩都會後悔;因為反體罰,開始去學習不體罰的方法;因為反體罰,初期總是處在矛盾和痛苦中。
但也因為反對體罰,開始有機會去思索教育的本質,並且在宣揚反體罰的過程中,不斷的檢視自己並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不足,進而走上自我改造的路。
前幾天兒子因為找不到英文課本,急得發脾氣質問我:「我的英文課本呢?」我不但沒有回罵:「自己的東西不收好,還怪別人!」還關切的問:「我可以幫什麼忙?」兒子反而立刻冷靜下來,意識到其實是自己的責任。
我喜歡這樣的自己,碰到事情不但不會隨便發脾氣,還可以運用智慧幫助孩子學習和成長。
如果不是因為反對體罰,我大概沒有機會發現自己可以成為這麼好的母親。
------------------------------------------------------------------------
今天上社會剛好討論到體罰和處罰性的行為
很令我訝異的是
班上竟有近八成的未來教師(假設大家都會以後都要當老師)
贊成體罰的行為
並認為
小孩子太壞了 不打不行 不然他們會爬到老師的頭上
很SHOCK
我一直以為新世代的年輕老師
想法會改變
至少變得人性化一點
是我太理想還是大家都認為『這真的是最好的方法』
套句周惠那說的話
*老師技窮了才會廣泛使用行為主義*
難道每個小孩都是惡魔嗎??
假使每個老師都認為小孩不打不行
那萬一自己的孩子遇到有相同想法的老師時
那又會是怎樣呢?
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
有什麼怨恨要這樣整小孩呢
變態老師因為學生上課打瞌睡而罰他六天不准進教室
請問你是有心理變態嗎
這種人 沒資格站在講台上
快到精神病科去就醫吧
當然只要是小孩
就一定會調皮、不乖、不聽話
處罰性的行為的運用
也要拿捏吧
至少先聽聽他們怎麼說再來判人家死刑吧
這麼多的情緒發洩
是因為覺得很失望和悲
未來的父母和孩子們
請睜大眼睛盯著講台上自以為了不起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他們可能是 披。著。狼。皮 的人
- May 19 Thu 2005 22:08
看「九命人」---家長的聲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